做好三件事情即可,一是对表,要和上司保持良好沟通;二是建立信任,超预期完成任务,做一个靠谱的下属;三是做好“支撑”,补位不越位。
- 对表就是“客户思维”,把上司作为你最重要的客户,要清楚地了解你的上司或者上司的上司真正关心和思考的是什么。如果他们思考利润,你在思考成本,他们思考未来,你在思考现在和过去,就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,更不用说向上管理了。你和上司之间一定要步调一致,方向一致。就像海豹突击队进攻以前,就是说清楚两件事,一是今天的任务是什么,要营救谁、还是干掉谁,二是现在的时间是几点几分,对好表。
沟通的过程中,要注意了解你的老板,用他适应、习惯、需要的方式和他沟通,达到你的目的。比如,有的老板是阅读型,有的则是倾听型。阅读型的需要你给他写报告、列数字,这样他才能很快把握你要汇报的东西;而倾听型的呢,可能更喜欢你当面和他把事情讲清楚,甚至用感性和情绪打动他。
- 向上管理的前提是你的上司信任你,如果缺乏基本的信任,你就不会从他那里得到任何资源,他也不会听取你的任何建议。如何建立信任?你要超预期完成任务,做一个靠谱的下属。
这可以从追求工作的 “ 独特性 ” 、职位的 “ 不可替代性 ” 、工作成果的 “ 标志性 ” 这三个方面来考虑,然后分步实施。需要说明的是:独特性、不可替代性和标志性之间,是有逻辑递进关系的,是一环扣一环的。
你要花时间去了解工作的核心内容,注意学习,并创造一些独特的工作方法,特别是那些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方法。一个人掌握某一个岗位的工作诀窍越多(英文叫做Know-How),往往意味着他更容易在工作过程中事半功倍、创造出预想之外的工作结果。他会有更多的机会让领导产生出乎意料的感觉,这时,他的下属力就会被认为比较强。然后,这种独特性就会引发出不可替代性。也就是说,一个人的工作独特性越强,就意味着他越难以被其他人替代。
不可替代性。有很多人工作的独特性,是建立在自己的特质和禀赋上的,这个就很厉害。选行业、选职业,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资源禀赋。很多人的工作内容,是别人无法简单学习的;他的工作水平,也不是同级别的人可以随便达到的。这就意味着,你现在的工作,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你的特质,独特的能力,独特的资源禀赋基础上。也就是说,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,善于发挥自己的强项,找到合作伙伴,弥补自己的弱项。
标志性。如果你的工作诀窍没有他人可以掌握,你的实力就是超群的。接下来,你需要考虑的,就是要不要把你的创新方法整理出来,供别人来学习。如果是这样,你就为组织带来了贡献,甚至开始具备向领导岗位进发的基础。不过这时,从你的职业生涯角度来考虑,你要考虑在这个组织中为自己留下里程碑式的标记。比如因为你,公司有了发展新客户的方法,公司开始在一些细分市场上深耕,等等。这都是结果上的标志。有了这种标志,就可以向整个职业市场发出硬邦邦的下属力的信号。有了在职场上的独特影响力,你就可以脱离公司或者组织而存在,失业的焦虑自然就没有了。
支撑之道:换位思考;发挥所长;及时补位,但不越位。
换位思考。
换位思考,不是让你判断领导的决定是对错,而是思考领导为什么做这个决定?还需要什么信息,才能做更好的决定?在这个角度提供支持。在做好手头事的前提下,提供这些支持,是最好的支撑姿势。换位思考的时候,为了保证工作顺利,要注意至少提升两级来思考,也就是说,作为部门负责人的你,应该至少要从公司主要领导的角度进行思考。因为分管领导的思路不一定非常契合公司主要领导的思路,甚至二者有矛盾,如果仅仅从分管领导的角度思考,至少是不够充分的。
发挥所长。
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优势,也会有弱点,要做好支撑,关键就是尽可能发挥领导的长项,自己来弥补他的弱项。以英特尔为例,诺伊斯、摩尔和格鲁夫,分别擅长把握方向、钻研技术和管理,风投之父阿瑟•洛克是这样评价英特尔的“三驾马车”的:“没有诺伊斯,英特尔成不了大公司;没有摩尔,英特尔成不了技术领先的公司;没有格鲁夫,英特尔成不了高效率的公司。英特尔的三驾马车每个人都很重要,但他们三人的合作更重要。”
如果领导天天盯着你的短处而不是长处,是不是你也很痛苦?换位思考下,如果你天天盯着领导的短处,是不是他也很难受?再换位思考下,如果你是领导,你会愿意支持一个支撑自己发挥长处的下属,还是愿意支持一个天天要求你改变风格,去配合他发挥优势的下属呢?
及时补位 不缺位。
对于领导的短处,是不是该视而不见?拍马屁和支撑的区别就在这里—— 拍马屁是让领导躺在舒适区,对缺点视而不见,降低团队效能,而支撑则是辅助决策,及时补位,让团队目标更好地实现。